通讯稿镇江同泰倪越--浅谈工作中的审计思维
浅谈工作中的审计思维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响应二十大的号召,迈进新时代的新征程,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审计人应树立全局观念、问题意识和动态学习意识以及创新思维。
首先,审计思维需要树立全局观念。审计工作非独立运行,审计工作内部的各个环节及审计与其他部门工作间都存在着协调与配合关系。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固然重要,但本位主义作祟,只盯住小集体的利益是缺乏大局观念的体现,作为审计人员,需要有顾全大局的意识,善于用全局的高度,用长远的目光进行审计工作,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己的工作范围,提高自己的思想站位,及时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更利于加强审计成果的利用、提高审计的工作效率。
其次,审计思维需要强化问题意识和动态学习意识。简言之,审计工作的重点在于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问题,审计人员需要持有职业怀疑态度,审计工作并不局限于面对冷冰冰的数字和完成审计底稿,更需要看与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人员打交道,通过沟通、观察等方法了解被审计单位内在的业务模式、企业风格等,从而发现根源,再从根源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避免审计误区,做出错误判断。更值得一提的是,静态思维着眼于现状与结果,而动态思维更关注趋势与发展,审计工作的专业性较强,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知识的运用尤为重要,时代与技术的发展及观念的转变提醒着审计工作者需要以超前的眼光看待工作侧重点的变化,在经验中学习,在实践中摸索。
最后,审计思维需要与时俱进,树立创新思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运用于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审计首先需要遵守《注册会计师法》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审计人员需要守住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底线,要具有自律的思维,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同时,也需要审计人员激发出创新思维。随着时代日新月异,信息科技技术发展迅速,若仍继续采用以往的审计老套路,不考虑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那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审计工作的开展也会屡屡碰壁。如今迈进新时代新征程,审计工作也更不能简单的循规蹈矩,以固有的思想观念看待新出现的问题,面对全新问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与事实依据,再做出判断。同时,当今大数据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带来了数据更加充分、信息实现共享等好处,审计应结合数字化与信息化,与时俱进,更加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与人工。如此,才能更好的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总而言之,审计思维是一个系统的思维模型,贯穿审计工作的始终,作为新时代的审计人,一定要始终谨记审计的初心,在学习中进步,与时俱进,扎实高效做好审计工作。